众所周知,肾脏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,也是生成尿液的器官。 当人们喝了汽水、茶水、汤等液体后,水分等营养物质,经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,通过血液循环后,再经过肾脏处理形成尿液排出体外。 因此,尿液是水分和人体部分代谢终产物的混合物,其形成直接来源于血液。 人体排出的尿,其量和成分之所以能维持正常状态,与肾的作用密切相关。 如果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了,或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弱了,或肾小管的排泄与分泌功能失常了,都会直接影响尿量或尿中成分的改变;同时,机体代谢、疾病等情况,也会影响尿量或尿中成分的改变。 因此,对尿液异常情况的了解,有利于对疾病的早发现、早治疗。 尿量 正常成人每昼夜尿量在1500~2000毫升之间。 如果24小时内,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不足17毫升者,称少尿;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者,称为无尿。 少尿的发生,可能与休克、失水、电解质紊乱,或急慢性肾炎、急性肾小管坏死,或由结石、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有关。 无尿者,可见于严重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。 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者,为多尿,多见于生理性多尿、内分泌疾病(如尿崩症)、肾脏疾病等。 尿色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,尿色的深浅与尿量、体内代谢有关。 高热、尿量少,则色深,尿量多则色浅。 如果饮水少,或食用了大量胡萝卜和核黄素、呋喃坦叮药物,尿液可呈现出深黄色或橙色;如果是服用了染料色素或亚甲蓝、水杨酸苯酯等药物,尿液可呈现蓝色;如果食用了甜菜或酚红、利福平等药物,尿液还可呈淡红色或红色。 这些都是正常的,如果不吃这些食物,或停服药物,尿液就会回到淡黄色。 但是有些尿色的改变,可能是疾病的前兆,常见的情况有: 黄褐色 多因肝细胞性、阻塞性或溶血性黄疸引起。 如黄疸性肝炎、胆道感染、胆道结石、血液病(如地中海贫血或溶血性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)、蚕豆病等。 淡绿色 因患绿脓杆菌败血症引起。 白色 白色尿液有多种情况,需要区分清楚:①乳糜尿,主要由血丝虫病引起,腹腔结核、肿瘤、胸腹部创伤或手术、先天性淋巴管畸形,及肾盂肾炎等也可引起;妊娠、包虫病和疟疾等,也偶可引起。 ②脂肪尿,尿中混有脂肪。 常见于肾脂肪栓塞和长骨骨折,也可见于某些糖尿病、类脂质性肾病、脂肪过多症、肺结核者。 ③脓尿,尿呈白色。 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盂肾炎、膀胱炎、尿道炎、肾多发性脓肿、肾脓肿(并发于结石或积水)、肾结核、霉菌或寄生虫感染。 急性肾小球肾炎也可出现白细胞轻度增多的短期白细胞尿。 血尿 许多疾病都可能导致血尿,但其所伴发的症状各有特点。 无痛性血尿应该考虑泌尿系统肿瘤,尤其对于老年人更应引起注意;若伴有尿频、尿急、尿痛,则多为泌尿系统感染;如伴有腰部、下腹部绞痛,则应考虑泌尿系统结石;若伴排尿困难,应考虑前列腺增生与膀胱结石。 尿味 正常的尿液,长时间放置,会分解出现氨臭味。 但如果新排出的尿液就有氨味,常表示有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。 若排出的尿液带有粪臭味,很可能是大肠杆菌感染;若有苹果味,则多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。 泡沫 正常尿液摇晃后可有少量白色或黄色泡沫,严重蛋白尿时,可产生大量白色泡沫,这是因为蛋白质改变了尿液表面的张力。 当然,这只是从尿液物理特性的简单判断,初步分析机体的健康状态。 当你的尿液出现上述改变时,建议去正规医院做尿常规和尿化学以及肾功能等方面的化验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病症、早期治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