例一:18岁的秦秦因全身浮肿,经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。秦秦妈不知从哪儿听说,全身浮肿是因为大量蛋白质随尿液排出,体内缺少蛋白所致。爱儿心切的她当下就盘算着,以后秦秦的一日三餐,要由禽、肉、蛋、鱼、豆浆、牛奶来唱主角。医生却说,蛋白质并不是补得越多越好,不加选择地进食大量蛋白质,反而会加重肾脏负担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秦秦妈一时半会还真理解不了。 例二:风华正茂的阿虹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骨干,被诊断患了慢性肾小球肾炎。医生说,根据她的情况,除了要积极配合常规治疗,饮食的调整也要重视,尤其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。阿虹心想:既然医生说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对缓解病情很重要,那么,蛋白质是不是吃得越少越好,甚至可以不吃呢? 蛋白质如何“加减”,视肾功能而定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,参与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,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生成尿液,排泄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毒物。对一个正常人来说,正常尿液的蛋白含量是极微量的。肾功能不全者,特别是尿毒症病人,因大量蛋白质从肾脏滤出,一方面流失了大量蛋白质,另一方面也造成肾脏的负担,继而加重了肾功能的损害。调整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,对控制病情非常重要。 对于肾脏疾病病人而言,每日的膳食既要满足机体基础的营养素需要,也要增强机体抵抗力,延缓病情恶化。 膳食蛋白质应选择优质蛋白质,鸡蛋、牛奶、鱼及瘦肉的蛋白质来源应占膳食蛋白质的一半以上。摄入量应随肾脏疾病的种类和肾功能情况进行相应调整,不可一味“求多”或“求少”。一般来说,各种肾脏疾病的病人,如肾功能正常,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可不作严格限制;若出现肾功能损害者,其膳食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加以限制,并根据肾功能的变化(可监测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的含量等)及时作出调整。 |